首页
>历史栏目>教学管理>教改项目

基于院校共建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发布时间: 2014- 09- 26 14: 14浏览次数:

项目简介:

1、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20多年来我国医学影像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影像仪器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影像技术岗位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基于PACS系统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但目前教学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影像技术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举措:课程体系重新整合(以符合岗位工作任务为目的);使用教学PACS系统的各种功能, 开发多门影像后处理相关课程;开发虚拟实训软件,在此基础上模拟真实DR/ CT/ MRI操作时的界面和部分功能,使学生能体验到对昂贵设备的实际操作;构建网上学习平台,包括学习模块,练习模块,测试模块。能够有效整合、收集各种影像资料,包括病理切片,临床资料等,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教学改革意义:通过建立新型实践教学载体,进行数字化的实践教学,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岗位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项目特色:

本项目内容含有大量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内容,功能强大,克服了传统观片功能单一,胶片易老化、整理、存储和查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明显落后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院校合作共建医学影像数字仿真实验实训中心,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实践教学,形成了“以医学影像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字仿真的医学影像技术传给学生”的教学新理念,具有一定的特色。

该项目特色有:

1.共建与共享相结合,进行多层次校企合作  采用合作医院的临床数据资料, 医院一线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参与实训实训教学,和医院合作共建数化网络化的实验实训的教学更加能适应影像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践更能贴近工作岗位。

2.以PACS系统为平台,教学做一体化  该方法弥补了多媒体手段和传统读片存在的不足,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双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教学与社会服务(培训、远程诊断等)相结合  每年进行就业后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等用人单位的回访调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方案。开展培训、远程诊断,还可用于我校医学检验、病理、组胚等需要显示微观数字图像的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建立志愿者团队,进行对社区老年人宣传医学知识,咨询和医疗服务等服务社会的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

 

信息来源: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