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
项目简介
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隶属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系实践中心,是2009年在预防医学实训基地和卫生信息管理实训基地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训教学,投入了1亿元设立了高职高专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被列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已经初步建成了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共21名,其中职称结构为教授1名,副教授9名,讲师8名,助教3名;学历结构为博士3名,硕士13名,本科5名。兼职教师51名,其中高级职称23名,中级职称25名,初级职称3名。
面积及仪器设备:基地的面积2172平方米;仪器设备数量达到1200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44万元。
功能模块:已整合建成与基层公共卫生相关的7个实训平台:社区卫生服务模拟仿真实训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训平台、社区卫生诊断技术实训平台、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实训平台、医院卫生信息管理实训平台、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训平台、卫生服务人文法律素质实训平台。
服务面向专业: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面向7个专业(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健康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护理)。
实训项目:目前,基地可以开展的实训项目达到150余个。
教学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基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近5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基地教师编写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训讲义,积极开发实训项目,并对实训考核进行了改革,出版教材3部,自主开发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拟实训软件”1套,建设实训网站2个。
学生竞赛和科研:基地各实训室面向广大同学开放,教师积极参与各项学生科研竞赛和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2008年以来,基地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5项,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1项。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社会服务:2010年起,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承担了浙江省公共卫生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任务。2012年被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授予“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类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2010年~2014年,基地共完成了全省2700人次的公共卫生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任务。
基地教师依托设在我校的浙江省基层卫生研究中心开展开展了关于基层卫生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浙江省卫生事业改革服务。
基地教师依托设在我校的浙江省学校卫生保健指导中心对全省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
基地教师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面向公众、面向基层的服务活动。基地教师借助媒体宣传健康知识,参与节目录制和讲座约80期。基地创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健康使者”实践团定期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由于表现突出2013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等单位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
进展情况
校内实训基地的培训或实习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整合高职院校、社会和产业教育资源,又可以直接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训教学,投入了1亿元设立了高职高专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被列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基地以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把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基地将更好地为浙江省培养基层急需的公共卫生人才,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素养,提升浙江省预防保健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立足基层谋布局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根据面向城乡社区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服务浙江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办学理念,以及“新医改”的改革方向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特别是浙江省农村、社区医师所承担的三大类十二项服务内容和国家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该基地对卫生信息管理、卫生监督两个省级合格实训基地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临床医学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监督专业等的实训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和师资进行重新组合,构建了7个平台,组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体系。7个平台是:社区卫生服务模拟仿真实训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训平台,社区卫生诊断技术实训平台,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实训平台,医院卫生信息管理实训平台,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训平台,卫生服务人文法律素质实训平台。该实训体系可以为学校6个主要专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展基层卫生服务的能力。
2 基地建设强专业
基地目前主要支撑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培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监督专业、健康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任务。该基地以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实训体系构建为出发点,并对四个专业的实训体系进行了改革。
2009年4月,浙江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该文件精神,基地承担了首批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培养)的培养任务。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明确了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公共卫生、社区卫生诊断技术、社会医学和健康促进等符合基层卫生服务要求的实训体系。
基地原为学校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监督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连续两年对浙江省进行了有关这两个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并且对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相应调整。同时,通过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专业的岗位就业群,确定了两个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而开设符合人才技能培养和提升的实训项目。
因此,基地以这四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整体推进实训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
3 硬件软件同建设
3.1 硬件建设
经过近3年的建设,基地的面积增加了900平方米,达到2172平方米;设备总值增加354万元,达到544万元;仪器设备增加了770余台(件),达1200台(件);建成了一个藏书量达1800册的公共卫生专业阅览室。基地的实训条件和设施与建设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硬件设备已经初具规模。
3.2 软件建设
3.2.1 制度建设 在学校已经有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建立了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公共卫生系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公共卫生系实验实训场地安全负责人工作职责》、《公共卫生系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公共卫生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
3.2.2 组织建设 基地先后成立了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实践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实践教学教研组等组织。其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基地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方案论证,实践教学质量督导小组通过随机听课、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监控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研组主要负责实训项目的开发设计及定期实践教学集体备课。
3.2.3 人文环境建设 基地完成实训室内部的文化建设任务,如基地悬挂、张贴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操作流程图、名人名言等。这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训环境,也使师生获得公共卫生服务理念和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熏陶,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地的文化内涵。
3.2.4 教师队伍建设 基地以“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各平台负责人为核心,以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基地专任实训教师17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8人,具有双师素质12人。17名教师中包括1名浙江省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等院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2名浙江省“151”培养人才、1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专业带头人,2名校级后备专业带头人。为了加强实训能力和水平,基地还从基层卫生服务一线聘请了12名兼职教师参与实训教学工作。近2年,基地加强了对实训教师的培养工作,每年在不影响实践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到基层卫生服务一线进修1-3个月。在进修中,教师的实践经验得到了丰富,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基地在师德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沈清、钱亚芳和赵海军等教师先后获得学校“感动医专人物”殊荣。赵海军还获得浙江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曲彤薇被评为2010~2011年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赵海军被评为2012-2013年度学生心目中最美教师。
3.2.5 教学改革 基地教师对22门实训课程分别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训讲义。同时,基地还进行了实训项目的开发,新增实训项目50余项,现实训项目总数达到150余项。此外,基地还对实训考核进行了改革,如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施了“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卫生监督专业实施了五大卫生综合实验多站式考试等。近年来,基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目前承担浙江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研究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重点课题1项、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个、教育部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项目1项,出版教材3部,自主开发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拟实训软件”1套,建设实训网站2个。基地建设的“卫生法规与监督实务”课程网站获得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比赛二等奖,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4 校企合作获双赢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基地的使用率,基地与杭州泰科营养服务有限公司和杭州华智教育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公共营养师和平面设计师校内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我校专任教师和非专任教师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截至2013年09月,总共培训和取得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学生500人。同时,2011年邀请华润超市等多家用人单位领导和培训师来我校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职场技能提升系列活动,学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近2年,我校卫生监督专业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
5 关注卫生重服务
经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同意,2010年起,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承担了浙江省公共卫生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任务。2010年~2014年,基地共完成了全省2700人次的公共卫生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2012年被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授予“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类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2011年,基地还承担了浙江省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70名考生人机对话的考试任务。
基地教师依托设在学校公共卫生系的浙江省农村卫生研究中心开展了关于农村卫生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参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参与对浙江省新医改方案的细化、落实和效果评价。
基地教师依托设在我校的浙江省学校卫生保健指导中心对全省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
基地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面向公众、面向基层的服务活动。基地的赵海军教师2011年成为杭州电视台和交通之声广播电台的特邀专家,借助媒体宣传健康知识,参与节目录制和讲座约70场,社会反响良好。2011-2013年,基地教师连续三年参与了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周“运动、营养与慢性病”咨询团队活动。基地创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健康使者”实践团每周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体格检查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层卫生的活动,由于表现突出,2013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等单位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这些服务社会的活动不但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好评和媒体的关注。
6 师生创新共提升
近年来,随着实训基地的建设,其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基地教师主持的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近5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三等奖2项。
基地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学生各种竞赛及科研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2008年以来,基地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1项。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基地还根据实训专业的特点,对专业技能进行提升。2010年~2011年开展了两届学生计算机装机大赛,在每届大赛之前我们都制定竞赛规程、评分标准等,并且提出了“以赛代考”的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两届装机大赛参加学生达到220人,实验室使用时间达到1000学时,学生的计算机维护、维修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7 特色建设显示范
基地一直对实训专业开展特色建设,其中,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成效得到教育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肯定,因此,我校受教育部委托组织全国开设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进行了专业建设标准的调研和制定,目前该套标准已经出版。2010-2013年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北京佳聪职业技术学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浸会大学等对我校进行参观、考察,以借鉴我校在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专家对我校评估期间,专家对基地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及建设成效给予好评。
8 开拓创新展未来
基地在为期3年的建设中,基本完成了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下一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
基地将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训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教学资源库、虚拟教学、功能网站等方面的建设。
基地将进一步建设高素质实训教学队伍。在对专任教师进行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聘请基层公共卫生相关专家和骨干到基地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基地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使基地的管理能够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提高实训的教学水平。
基地将进一步增设先进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开放服务,向我省乃至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开放,使基地的示范效应向全国辐射。基地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服务社会,为社会大众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基地将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深入合作开展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在校外建立学生课余实训基地等。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将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我省一流、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实训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高专学校医学实训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基层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网站
http://phptbase.zjmc.net.cn/Front/index.aspx